供应链管理的第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管理还只处于萌芽状态,供应链,更确切地说还只能称之为业务链,而链上的每个成员的管理理念基本上都是“为了生产而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差,甚至在企业内部信息都缺乏统一性和集成性,更谈不上在业务链上形成标准化和数据流,这种业务链在某种意义上无法形成。
第二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研究界的不断探索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形成了基本的雏形,并开始指导企业进行初步的实践,同时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三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是供应链管理的形成阶段,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化的普及使得制造生产率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开始变小。
21世纪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第四阶段?;贗nternet的供应链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网络技术创新的结果,它彻底地改变了供应链上原有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方式和实现手段,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Internet和电子商务重新改写了全球商务的状况,客户把以前梦寐以求的功能当成现在理所当然应该提供的服务而对供应商提出要求,这将要求上游的企业采用专门的技术来解决这些新的需求,来满足客户。许多企业开始把它们的努力进一步集中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同、特别是与下游成员业务间的协同上。
在我国,虽然少数大型企业如联想集团、华为集团、海尔等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但真正带动起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协同运作还有待时日,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和一个渐进的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方面,如ERP、CRM、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方面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营理念上也逐渐在向规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转变,这些都为我国企业和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供应链管理将在我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我国的企业和产业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