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链金融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它创新性地将供应链的理论引入到了企业的金融活动当中。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不再基于单个企业的信息,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固定资产以及抵押物等情况,而是以供应链视角,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将企业看作供应链中的一环,利用链上企业间的紧密联系、真实的交易活动、频繁且相对畅通的信息流动,来衡量评估供应链上大中小微各类企业的实际状况,响应企业的资金需求??杉?,供应链金融对中小微企业非常友好,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传统金融难以提供的贸易融资和流动资金,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释放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
当前,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与时俱进改进金融服务,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从金融发展史看,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均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带来了金融革命,同时金融革命也助推工业革命获得巨大成功,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福祉的增加。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体系需要加强问题导向,通过集成创新,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完成好支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命。在此过程中,顺应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以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为载体,着眼于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完善供应链产业链融资体系,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创新企业和引领性产业集群等国家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供应链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将是一个重点方向。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核心企业、银行、第三方平台为代表的市场主体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方式和发展路径,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产品。同时,供应链金融也迎来了政策机遇期。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全面部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关工作,并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此后,商务部等八部委在2018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前不久,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为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票据是契合供应链金融发展特点的金融工具
票据作为一种根植于贸易活动的传统金融工具,在数百年的演变发展中逐渐成长为贸易融资领域最有代表性的金融工具,在便利企业汇兑、支付、结算、融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票据天然契合了供应链企业的需求,在新发展格局下,传统的票据将在金融科技的引领下焕发新的活力。
第一,票据多重功能属性能较好满足链上企业金融需求。一方面,票据具有支付结算功能,能以背书转让的形式在企业间流转实现支付,以票据替代应收账款,能使企业应收应付款项得以转销,从而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票据具有融资功能,持票人可凭票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获得资金。
第二,票据具有法律保障优势,有利于?;す┯α雌笠蹈鞣降睦?。相比应收账款和信用证等其他传统贸易金融工具,票据遵从《票据法》规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能有效保障链上中小企业的权益,促进供应链内部的协同发展。同时,票据还款期限固定,把无期限的挂账拖欠转为约期清偿,增强了还款的确定性。此外,票据凭证格式、记载事项统一,交易过程更趋标准化,流通性较强。
第三,票据具有信用传递的优势,方便链上中小企业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实现增信。供应链核心企业签发票据可以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至末端长尾客户,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全链条共享。经核心企业信用背书的票据更易作为支付凭证被企业所接受,流通性将大幅提升,有利于实现上下游企业无成本账期衔接,减少企业经营资金占用。同时,票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使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实现票据融资,从而打开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阀门,更好地发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