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追偿包括直接催收、诉讼(仲裁)追偿、委托第三方追偿、破产清偿等方式,其中直接催收、诉讼(仲裁)追偿以及委托第三方追偿在税收上不存在差异,破产清偿的税收与上述追偿方式存在差异。
若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即不良贷款人通过直接追偿方式回笼资金,应将超出债权本金部分作为“利息收入”,作为应税税额,纳入年度应纳税总额;若为不良资产二级市场,不良资产权利人受让债权包后,通过直接催收、诉讼(仲裁)追偿以及委托第三方追偿等方式追偿债权包中债权,收回资金若超过接收债权包收购成本,应为“其他收入”,纳入到每年度应纳税总额。
破产清偿是不良资产债权人不得已而采取的方式,实践中受偿比例一般在10%左右,基本不涉及所得税等税务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债权人在采用破产清偿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时,存在特殊的优惠,有利于降低税负。
债务重组包括债务更新、资产置换。债务更新主要是一级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采用的方式,包括减少债务人清偿本金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利息等),债务更新以债权人作出让步为基础,一般不存在税负。
以房产抵偿债务后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等。首先,不良资产权利人接受以房抵债后,再行转让,需缴纳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权利人销售抵债房产应当缴纳增值税。
以物抵债亦是一种房屋买卖行为,应当缴纳契税,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区别有下:
其一,不良贷款证券化目的下债权转让具有明显的金融商品转让属性。
其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不良贷款转让获得的融资对价可能远远超过接收债权包成本,需要承担较重企业所得税负,但回收资本也较高。
其三,存在印花税。不良债权作为基础资产转让给SPV或SPT,需要签订基础资产转移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应当缴纳印花税。
从不良贷款债权人的角度,抵债资产证券化过程,以物抵债、抵债资产管理使用及债权类和收益类资产转让给SPV,可能更会降低综合成本,使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