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小微企业生存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中的焦点话题之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虽与往年相比,字数大幅减少,但在这样一份简洁的报告中却12次提及小微企业。报告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作为经济“六稳”的基本盘,小微企业活,则就业稳,全盘兴。不过,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却是个老大难问题。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更加严峻。虽然,近年来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出台,确实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但从实践中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仍然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有调研显示,80%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
对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顽疾,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多策并举破解小微融资难题》中,开出了以“信息集成”“金融扶持”“产业力量”为主要药引的药方。正如以苏宁为代表的企业早已行动的那样: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推进企业数字化和金融服务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现惠民利企。
张近东表示,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
对此,他提出要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进一步打通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为金融机构更好识别、更好管理企业贷款风险提供更好的信息。尤其是要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便利性、满意度。
的确,“金融+科技”已然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一大锦囊妙计。实践证明,在纾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苏宁旗下的金融板块,苏宁金融、苏宁银行均深谙其道,一直将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强化风控,降低风险,让利于企,将金融服务的“普”之风和“惠”之雨真正落到万千小微企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