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票(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票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对于商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商票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票的门槛低、流程短、结算快等独有特点恰巧与“快速便捷”的时代特征相匹配,2022年商票承兑3.48万亿元,占GDP的2.8%。同时,商票可以巧妙的服务中小微企业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环境中活跃度及灵活度最为显著的组成部分,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始终成为其快速发展主要阻因。商票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促进发展。
同时,商票作为支付工具帮助小微企业方便快捷地进行支付交易,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2022年,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21.3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4.5%,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17.8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4.9%;贴现的中小微企业32.7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的97.1%,贴现发生额14.2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的72.9%。
总体来看,普惠商票有助于引导要素流动、激活市场主体,能够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包容性发展。
支撑先进制造,拉动民营企业
我国产业正处于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消费经济体转变。各市场参与主体可以抓住转型机遇期,加大在制造业领域发展商票。2022年制造业商票占商业汇票承兑量10%,超8000亿元。
制造业的研发、生产周期普遍偏长,销售回款的速度也参差不齐,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制造业子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把商票嵌入制造业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提高商票在制造业企业中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加快行业资金周转,降低由于临时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经营困难情况的发生率。即使提高商票签发量至25%,一年也有2万亿元以上的承兑量,缓解制造业资金压力。
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力量。商票可以通过贴现、质押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发展。民营企业应积极发挥票据在低门槛、高流转的独特品质,获取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融资服务。
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清偿企业“三角债”
应收账款淤积,资金流动不畅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大量优质企业被“三角债”拖累而影响正常经营,流动性管理较差的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破产清算的可能,中小企业尤为如此。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数额不断攀升,占主总资产比重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截至20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余额21.65万亿,较上年增加12.3%,占资产13.86%,其中小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60%以上,经测算存在12万亿-14万亿元的应收账款,空间较大。
历史经验表明,商票在清偿“三角债”、化解企业间货款拖欠等问题上具备天然优势。应收账款缺乏明确且强制的还款期限,面对优势企业,中小微企业缺乏话语权为自身及时获取应得的回款。
商票在解决企业间货款拖欠、支付结算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优越性。发展应收账款票据化,能够化呆滞的账面资金为票据信用资金,将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至贸易链尾端,不仅减少核心企业的资金占用,优化报表,且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境,缩短账期,加速企业生产运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数字商票跨时代,融会贯穿供应链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使用商票进行支付结算,可以锁定账期,有效串联供应链企业,带动优质企业信用传递,通过商票轧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
除此之外,商票还具有融资功能。一方面,准入门槛低,能更好地覆盖中小微企业,促进企业资金融通,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另一方面,商票贴现利率总体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通过商票贴现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且贴现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便捷,有利于节约时间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加速资金流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票据服务已成为票据市场的新趋势。通过电子商务、区块链技术等手段,商票的交易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为最大化便利企业间贸易结算,票交所推出等分化票据几乎满足实际贸易场景中的任何面额需求,且完美避开了票据法中票据不可拆分支付的规定。
如今,各大商业银行已成功接入票交所新一代电子票据系统,中小银行也正陆续上线,市场各主体对等分化票据充满期待与热情。未来商票将以数字化为载体,以等分化为翼,充分释放商业信用,在理想的贸易场景中,商票的嵌入将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零货币支付”,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创造最大的产业价值。
把控商票风险,巩固金融稳定
在商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风险控制的关键。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估、控制、监测和应对的流程和责任。制度应该能够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是加强信用评估和审查。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审查,避免出现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特别是在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方面,要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记录进行全面评估。
三是多元化风险分散。采取多元化的风险分散策略,避免出现单一风险点的集中??梢酝ü稚⑼蹲识韵?、多家合作银行和票据市场等方式进行风险分散。
四是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防范不当行为和欺诈行为。
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